二、紫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作品

紫砂史上,紫砂界的著名人物比比皆是,而能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人物则寥寥无几,他们是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和陈曼生。本讲重点介绍前面五位,关于陈曼生的介绍详见第九讲《陈曼生与“曼生十八式”》。


(一)供春与“供春壶”

据记载,明代正德年间,在宜兴的金沙寺中,一老僧常与制陶艺人交往习技,闲暇兴致时,精选紫砂细泥,捏制坯型,用工具规整,挖空内部,粘上壶嘴、壶把,并制作壶盖,晾干后放在窑里烧成,第一把紫砂壶就这样问世了! 但是很遗憾,金沙寺僧未能留下姓名和作品, 人们所熟知的倒是其壶艺的继承者——供春。

供春,是明代吴颐山先生(官至四川参政)的家僮。吴未第前,曾在金沙寺苦读,供春聪明伶俐,向老僧学习了制壶方法,并加以创新和提高,做成了几把壶。吴发现后,认为其质朴古雅,就请名流鉴赏,赢得了好评。供春因此出名,其作品也被竞相搜购。供春的作品很少,据说有“龙蛋”、“印方”、“六角宫灯”等款式,其中尤以“树瘿壶”为世人所珍爱。

1928年,以开凿宜兴“善卷洞”而闻名的储南强先生从苏州地摊上买回了一把据说是供春制作的紫砂壶,呈米黄色,外形为银杏树瘿(瘤)状。因迄今尚未发现供春的其他作品,这把树瘿壶就被命名为“供春壶”了。此壶乍看似老松树皮,凹凸不平,“把”若松根,别具风格,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供春壶被发现时无盖,储先生就请“现代七大紫砂艺人”之一的裴石民先生配制。其“子口”外缘刻有两行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其中,“黄玉麟”为清代制壶名手,“黄宾虹”为现代著名国画大师,“稚君”为宜兴金石书法家潘稚亮,“英人……”句之意为:英国皇家博物馆曾来协商,希望以两万美金获得该壶,储先生不愿国宝外流,故未答应。1950年,储先生将一生所珍藏的文物包括这把供春壶全部献给了国家。

供春被奉为紫砂壶艺的“开山鼻祖”,其功绩在于:学习并掌握了金沙寺僧始创的一套制壶技艺,并把制壶技艺推广开来;把紫砂泥料从日用陶土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门类。



欣赏:工艺师吴震采用“黄龙源”品牌的泥料“本段”全手工制作的“供春壶”。





欣赏:民间艺人范晨星采用“黄龙源”品牌的泥料“底槽青” 全手工制作的“供春壶”,容量约300毫升。本作品已被纳入“睿鼎紫砂”的防伪系统。


(提示:“供春壶”的发现实为“捡漏”,可遇而不可求。)

联系地址:宜兴市人民南路93号      电话:0510—80199666      版权所有:2016 宜兴市睿鼎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