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手工”的辨别
根据成形方法的不同,紫砂壶有“半手工”与“全手工”之分。因制作难度和稀缺性的差别,“全手工”作品更受追捧!那么,怎样来辨别“全手工”呢?笔者认为,从紫砂壶的内部去辨别相对简单一些。实践中,制壶的最优成型技法是“手工拍打”或“泥片镶接”。紫砂泥片经过“拍打”后,表面会留有比较自然的细孔状结构,业内称其为“泥门”。从制壶过程来看,全手工壶成形时,艺人主要在壶身外面用力,里面基本不加力;而半手工壶的成形则是艺人借助模型在壶的内壁用力“搪”出来的,因此,全手工壶内部的“泥门”非常明显,而半手工壶内部的“泥门”已被破坏了。
对圆器造型来说,我们还可以从壶内是否留有一条纵贯壶身的凸起“接头”来判断,该接头因紫砂泥的烧成收缩而形成,一般在壶把的对应位置。若接头较为明显,则可能是“全手工”(也有为了仿冒而故意加上接头的可能),此时再来看接头是否自然,还可通过寻找“泥门”来判断;若没有这种接头,则一定是“半手工”(没人会故意掩盖“全手工”的特征,也没人会改变紫砂泥的烧成收缩这一客观规律)。
对方器造型来说,泥片镶接是“全手工”的成形要求。用手指到壶内部去触摸时,每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对接若是有明显的“折角”,则可能是全手工(也有为了仿冒而故意做出折角的可能),此时再通过寻找“泥门”来判断;该对接若是很“圆润”,则一定是“半手工”(同理,没人会故意掩盖“全手工”的特征)。
.jpg)
.jpg)
欣赏:民间艺人范晨星采用“黄龙源”品牌的泥料“底槽青”全手工制作的“夏果壶”,容量约330毫升。本作品已被纳入“睿鼎紫砂”的防伪系统。
(提示:本文的理论性较强,“意会”已属不易,“言传”则更难,笔者尝试着整理成文字形式,请指正,若能现场观摩制壶演示,就一清二楚了。)
地址:宜兴市丁蜀镇范蠡路164号 电话:18915366315 版权所有:2016 宜兴市睿鼎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