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泥料真假的辨别

用紫砂壶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用之愈久愈显其古朴文雅,故紫砂自古以来就有“紫玉金砂”之誉。古人赞曰:“世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此“一丸土”就是特指宜兴“黄龙山紫砂”。

从实用角度出发,人们最关心的就是紫砂壶的泥料真假问题。几年前发生的“假泥料”、“化工泥”等事件更加坚定了消费者在选用紫砂实用器皿时首先要确保泥料的“真”!

那么,怎么来辨别泥料的真假呢?笔者认为,辨别的前提得知道真的泥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连真的泥料都没见过,就贸然去说哪个是假的,恐怕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吧!

从对泥料认知的程度来看,紫砂爱好者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如果你是紫砂泥料方面的真正的行家,对“纯正”(即矿料出自宜兴黄龙山)和“原矿”(即在“练泥”过程中不添加清水以外的任何其他物质)的泥料特征已经了然于胸了, 自然一眼就能识别是否真紫砂,而且还能辨别出泥料的具体类别和名称。

第二层次,如果你对“宜兴紫砂”已经有所了解,基本能区别是否“纯正”和“原矿”了,但是还不能确信,必须经过比对以后才能基本确定。这时, 参照物的可靠性就成了最关键的因素了。反过来说,如果已经确信不是真紫砂了,就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其究竟“假”在哪里了。很多朋友会发过来一张图片,让辨别什么泥料, 一看就不对,神仙也辨别不出其原先到底是哪种矿料练制而成的以及在练泥过程中究竟添加了哪些物质啊!

第三层次,如果你对“宜兴紫砂”一知半解,手头也没有可靠的参照物,最佳方案当然是相信有“可追溯性”的泥料品牌了。有时,某些所谓的“懂壶人”会煞有介事地告诉你是何种泥料, 你是信还是不信呢?也许你一辈子都找不到任何渠道去“验证”其真伪!

如今的紫砂泥料界,“黄龙源公司”出品的品牌紫砂泥料(“黄龙源”和“黄龙山”)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消费者当然也希望有其他能证明其出处的泥料品牌出现, 从而在紫砂泥料界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这才是“宜兴紫砂”的福音啊!

“睿鼎紫砂文化公司”出品的“传炉壶”(如图所示)就是采用了“黄龙源”品牌的“本段”泥料制作的,其壶型端庄稳重,风格古典雅致。其来历有两种说法:
其一,来源于道家之丹炉。传说,东晋道士葛洪,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他游尽天下名山,觉得麻姑泉水(位于江西抚州南城)清冽脱俗,于是选定该处传炉炼丹,留恋于泉石之间, 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用麻姑泉水酿的酒又称“寿酒”,葛洪以其水炼丹求寿而成仙,而“茶寿”(指108岁)乃人寿之极致,今仿“传炉”之型而成壶,饮茶而延年, 切壶又切意。
其二,来源于“传胪”,指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因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将壶名为“传炉”,既是谐音又有自勉之意。




(本文是《宜兴紫砂文化十讲》系列之十六,于2017年8月7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具名:睿鼎俊锋)


补充:

假如朋友们没有接触过“睿鼎紫砂”,但是手边正好有一个“紫砂壶”,不清楚其来源,想要辨别其泥料的真假,有办法吗?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看
(1)看是否“素颜”:打个比方,看美女时,素颜美才是真的美,如果看上去是“浓妆艳抹”的,那就不对了。(这个只对新壶适用, 养过后产生了很漂亮的“包浆”的壶就很难用这个方法来辨别了)。因为正确泥料的特点是“纯正”和“原矿”,既然是原矿,在“练泥”过程中除了“清水”,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制成器皿后看上去很朴素,很自然。
(2)看是否有“杂质”:正确的泥料是一定会含有杂质的,如果壶体是“一色”的,看上去特别“纯净”,不含一点杂质,那就不对了。因为各类紫砂矿都是“伴生矿”, 多矿清水泥毋庸赘述,即使是单矿清水泥,也会或多或少含有各种杂质,无需放大镜,也能很容易看出不同的颗粒状杂质。

2、摸
摸是否“光滑”:正确的泥料摸上去很爽,很舒服,如摸“婴儿皮肤”般的感觉,如果摸上去很“光滑”,如摸“玻璃”般的感觉,那就不对了。因紫砂的颗粒状, 器皿表面在微观状态下会“坑坑洼洼”,极不平整,所以给人的触觉不光滑。

3、闻
闻是否有“异味”:正确的泥料没有任何异味,如果打开盖子,能闻到任何异味,包括“泥土”的味道,那就不对了。因为“原矿”,就不会有其他物质的气味 (吸附存放环境的气味除外)。

4、听
听是否有“磨砂声”:正确的泥料,轻轻拎起壶盖,在壶口慢慢转动,能听到明显的“磨砂声”,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就不对了。因为紫砂的本质是“矿石”,而且颗粒感很强烈, 所以会有这种声音。

5、试
试水质是否有“变化”:泡上茶水盖上盖子后静置10天左右,看水质的变化,正确的泥料,壶中的水还是清澈的,也没有异味。如果水变浑了,或是发出了异味,那就不对了。 因为紫砂特有的“透气性”,让茶水长时间不会变质(发霉是正常现象,跟温度、湿度和环境等因素相关)。

结论形成的方法是:一票否决!即以上几方面只要有某一方面不对,就可“全盘否定”。



说明:几例反面教材。

联系地址:宜兴市人民南路93号      电话:0510—80199666      版权所有:2016 宜兴市睿鼎紫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